牛市里选股,核心就是 “跟着热度走、盯着能赚钱的方向”,不用搞太复杂的分析,用大白话拆解成 3 个关键步骤,新手也能看懂。先明确一个前提:牛市里大部分股票都会涨,但选对了能 吃肉,选错了可能只喝汤,甚至牛市结束时还被套住 —— 所以关键是 “选涨得快、涨得稳、有逻辑支撑” 的票。
第一步:先找 “大方向”,别在冷门里死磕
牛市里不是所有板块都一起涨,总有几个 “带头大哥”(比如之前牛市的新能源、白酒、券商,而这次牛市是AI产业链、创新药等),先把这些大方向找对,就成功了一半。怎么找?
每天看 “涨幅榜前排”:打开炒股软件,看 “概念板块涨幅榜”,如果某几个板块(比如现在的 AI、半导体,创新药等)连续 3-5 天排在前 10,甚至经常有涨停股,那这个方向就是当前的 “带头大哥”,先把它记下来。
反例:如果某个板块(比如几年都没动静的传统纺织、一些冷门公用事业),牛市里别人涨它不涨,偶尔涨一点还会很快跌回去,这种冷门方向别碰,牛市时间有限,别浪费在等待上。
第二步:在热门方向里,挑 “靠谱的公司”
找对大方向后,比如确定 “AI 是热门”,里面有几百只股票,不能随便买,得挑 “真能赚到钱、不是蹭热度” 的公司,从以下4个角度评估:
看 “公司是干嘛的”:别买 “蹭概念” 的。比如 AI 板块里,有的公司是真做 AI 芯片、AI 软件,订单量在涨;有的公司只是 “公告说要布局 AI”,实际没业务、没利润,这种就像 “挂羊头卖狗肉”,牛市里可能蹦跶几天,但跌起来比谁都快。怎么判断?看公司财报里的 “主营业务收入”,如果某块业务(比如 AI)已经占收入的 30% 以上,而且在增长,就是真的;如果只字不提,光靠吹,就别碰。
看 “之前涨得稳不稳”:牛市里也有过山车股票,今天涨停明天跌停,这种别碰,心脏受不了,还容易套住。选那种 “慢慢涨、偶尔回调” 的 —— 比如近 1 个月涨了 50%,但中间没出现过连续 2 天跌停,成交量(每天买卖的金额)也比较稳定,不是忽高忽低,这种公司更 稳,资金拿得牢,不容易暴跌。
别买 “太贵的”:牛市里有的股票会被炒到 “天上”,比如市盈率(PE)几百倍 —— 意思是按现在的利润,要几百年才能赚回股价,或者一直亏损盈利遥遥无期,这种就是“泡沫”。怎么看?打开股票详情页(F10),找 “动态市盈率”,选动态市盈率低于板块平均水平的(比如 AI 板块平均 PE 是 80 倍,你就选 50-70 倍的),虽然不一定涨最快,但跌的时候也会少亏点。
看最近财报业绩:看销售收入增长比较大的,看毛利率比较高的,看净利润增长比较大的。负增长的一般就过滤掉,不要看了,这样选择的范围就小很多了。
第三步:避开 3 个 “牛市坑”,别把利润亏回去
牛市里最容易犯的错,记住 3 个 “别做”:
别追 “刚涨停的股”:很多人看到某只股票涨停了,就急着买,想赚第二天的涨停 —— 但牛市里涨停股第二天可能 “高开低走”,一买就套(比如早上开盘涨 5%,你买了,下午跌到 - 3%,一天就亏 8%)。如果真想买,等它回调的时候(比如涨停后第二天跌了 3-5%)再买,更安全。
别 “满仓一只股”:哪怕你再看好一只股票,也别把所有钱都买进去 —— 牛市里板块会 “轮动”,比如这周 AI 涨,下周新能源涨,你满仓一只,万一板块轮到别人,你的股不涨,就会错过机会,还可能因为焦虑乱卖。建议分 3-4 只股,都在热门方向里,比如 2 只 AI、1 只创新药、1 只券商,分散风险,也能蹭到不同板块的热度。
别 “赚了一点就卖,套了就死扛”:牛市里很多人拿不住股,涨了 10% 就卖,结果后面又涨了 50%;但一旦买错套住了(比如跌了 10%),就舍不得卖,想着 “牛市总会涨回来”,结果越套越深。正确的做法是:提前定个 “止盈点”(比如赚 30% 就卖一半)、“止损点”(比如跌 15% 就卖),到了点就执行,别贪心也别侥幸。
最后总结一下:牛市选股就像在市场里挑菜——先找最热闹的摊位(热门板块),再挑新鲜、没坏的菜(靠谱公司),别抢别人抢疯了的(追涨停),也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(分散持仓)。记住:牛市里 “不贪、不慌、不跟风”,比选到 “牛股” 更重要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广源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